熱門點擊  
·南昌之美美在水——人文地理南昌系列01
·陽明“心”路第三步:“圣人處此,更有何道?”
·104、八大山人的真名是叫“朱耷”嗎?
·000-我們今天應該如何研究和鑒賞八大山人?
·讀書: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之道——中國人的讀書人生03
·書:中國人的魂,中國人的命——中國人的讀書人生02
·人生立志,要抓住三個關鍵點——傳承中國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處之03
名家賞析 更多>> 
--- 劉上洋 ---
·萬里長江第一灣
·劉上洋《老表之歌》研討會發言摘錄
·劉上洋長篇小說《老表之歌》研討會在京舉行
·難以攀登的美
·沒有一棵樹的城市
--- 彭春蘭 ---
·文學女人的情愫
·相逢何必曾相識
·楓葉情
·爸爸的吻
·媽媽的愛
--- 劉 華 ---
·我省著名作家劉華新書《一杯飲盡千年》出版發行
·酒中墨 杯中詩——讀劉華先生《一杯飲盡千年》有感
·飲盡千年的孤獨
·數點梅花天地心(序)
·去為那些光耀千古的名字掃墓吧
--- 朱法元 ---
·糾結的畸情
·南非遐思
·寶島情思
·啊,馬塞馬拉
·企鵝歸巢
  您當前的位置 : 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  江西散文網  >  名家賞析  >  李國強
 
躍 上 蔥 蘢
江西散文網    2011-02-09 15:46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每次上廬山途中,我都會情不自禁地默誦毛澤東《七律•登廬山》。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登臨廬山時的愉悅心情和審美滿足。

  “躍上蔥蘢”,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目標的一種追求,一種奮進,一種精神狀態。時下,廬山實施“一下一上”戰略,知難而上,不斷破解難題,科學打造國際著名度假休閑旅游避暑勝地的實踐,正是這種“躍上蔥蘢”精神的生動體現。

  所謂“一下一上”戰略,即是通過下遷部分機關和山民,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通過組建上市公司,整合旅游資源,增強發展后勁,從而實現廬山從傳統旅游到現代旅游的轉型。為此,“十一五”以來,廬山圍繞“一下一上”,推進“九大工程”,有序有力,有聲有色。

  廬山管理局黨委書記鄭翔說,轉型就是抓住戰略機遇期,建設發展廬山。二百年來,廬山經歷過四次成功轉型,每次轉型都給廬山帶來大發展。

  第一次是清朝末年,在西方文化染指的背景下,由英國傳教士李德立主導的轉型。這次轉型,把廬山從古代隱逸中心轉型為避暑勝地,標志是留下一條牯嶺街和幾百棟別墅。

  第二次是民國時期,由蔣介石主導的轉型。這次轉型,廬山從休閑避暑地變為民國政府夏都,標志是三大建筑和夏都的規劃建設。

  第三次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共產黨和人民政府主導的轉型。這次轉型,把廬山從達官貴人休閑避暑的樂園轉型為工農兵的療休養勝地,標志是開通兩條登山公路和將別墅收歸國有,改造成一批療休養所。

  第四次是改革開放初期,廬山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的轉型。這次轉型,把廬山從先進模范人物的療休養勝地轉型為大眾旅游勝地,標志是市場經濟體制下多種類型賓館和培訓基地的崛起。

  正在進行中的第五次轉型,實質是從傳統旅游向現代旅游轉變,把廬山建成國際著名度假休閑旅游避暑勝地。實現這一目標,廬山將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世界名山,躍上一個更高更新更美的蔥蘢靈境。

  目前,廬山常居人口1.3萬人,每年游客三四百萬人,但山上千棟別墅有1/3為職工和居民所住。旅游旺季日產生活垃圾2萬噸,廢水200萬噸。大小汽車六七千輛,街區景點,交通堵塞,車如蟻行,噪聲和尾氣大煞風景。生態環境出現惡化,困難和挑戰日益嚴峻。

  廬山管理局直面現實,笑迎挑戰,精心謀劃,有計劃地實行景住分離。前年,開始在威家建設新城,計劃將山上不直接為旅游服務的機關和居住在別墅及水源周邊的居民下遷。去年,成功組建旅游觀光車公司,首購百輛尾氣排放達標車,并采用先進的售、驗票指紋識別系統、運行監控與調度系統和車載視頻播放系統,當年運行,當年見效。今年,建成山南、山北兩個汽車挽乘中心。為全面實施“一下一上”奠定了堅實基礎。

  廬山新城,座落在廬山與九江市結合部,是一個以人為本,依山傍水,生態優美,配套完善的生態新城。第一期工程16.2萬平方米,旅游綜合服務中心、小學、千套安置房等,均已竣工。第二期工程即將全面展開。

  實踐證明,實施“一下一上”戰略,是立足廬山山情,解決人滿為患,生態環境惡化的正確抉擇。是建設廬山的百年大計,是廬山幾代人的夢想,又恰好與正在興起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潮耦合。同時,也是廬山人告別計劃經濟思維定勢,主動適應市場經濟規律和現代旅游要求,不等不靠,知難而上,積極進取的結果。

  事非經過不知難,知難不難。實施“一下一上”戰略,推進“九大工程”,是一個宏大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沒有捷徑可走。

  啟動新城建設,自然是重中之重。姑且不論僅征地、折遷就蓋了幾百個圖章;I措資金,規劃、設計、選址、施工,環環相扣,困難重重。至于動員部分山民下遷,更是難中之難。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故土難離,何況是世代居住的一方圣土。新城雖好,但成人就業、病人就醫、小孩入學、移民福利等諸多民生問題,樣樣剛性。況且,實行一戶一宅,購進新房不易,退出山上住房更難于登天。遷一戶,動全山,件件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群眾利益無小事,事事都是對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的考驗,是對干部群眾素質的檢驗。

  即使是推進文化建設工程,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需要寬眼界、大手筆。比如:挖掘夏都文化,辟建抗戰紀念館、抗戰紀念碑,開展廬山與全面抗戰的形成學術研討等,盡管創意好,但思想認識與宣傳紀律交織,舉步維艱。

  歷代與廬山關系密切的名人眾多,但擴大開放,修復舊居,樹立雕像,優選事,包括印制《廬山歷史上的今天》臺歷,選編廬山歷代詩詞、游記等,看似簡單,也有史實選擇,史料考訂,史識認同,思想性與學術性統一等問題,需要斟酌。

  發起并主持召開世界名山大會,成立名山協會,發表《廬山宣言》,看似風光,但當好盟主,為世界名山合作與交流搭建好平臺,也非易事。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在廬山共生共榮,創辦五教祈福文化園,雖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但要在祈福大鐘上和祈福儀式中薈萃五教教義精華,眾緣合于一體,求同存異,除嚴格遵循宗教政策外,還有長久管理和諸多技術性問題需要研究協商。

  廬山是一座以牯嶺街為中心、以美廬為代表的千棟別墅構成的山林城市,如何修繕這些年代久遠、風格迥異的別墅,使其修舊如舊,增添魅力;如何改造這條別具風味的街道,使其推陳出新,保持街面與山城協調的建筑情調,頗費心力。

  認同度決定執行力。為了統一認識,提振士氣,有效推進,廬山管理局年初部署,年中有檢查,年終看變化。連續四年組織管理局領導、二級單位班子成員、部分在山單位負責人、老干部和民主黨派及社區代表“看變化”。我有幸作為特邀代表,今年已經是第四次上山看家鄉新面貌。

  我欣喜地發現,在一年一度的“看變化”中間,這些工程項目的決策者、組織者與實施者以及各界代表,就像農民走進秋天的田野,臉上蕩漾著豐收的喜悅。在“看變化”結束的座談中,大家競相發言,暢談感想,既有肯定,更多是對來年工作的建議。

  這種“看變化”活動,形式上是檢查總結工作,但各位領導與各界代表互動點評,無形中達到了表彰先進、鞭策后進的效果。列為看點的項目多為亮點,理所當然會得到肯定;未列特別是連續幾年未列者,自是暗添壓力,并變壓力為動力。

  我是廬山人,關心家鄉事。去年“看變化”時,我提議推進“九大工程”項目“三原則”、“四意識”,即:堅持“一下一上”戰略不動搖,體現戰術原則不走樣,確保戰役勝利不含糊;增強低碳意識、人文意識、大局意識和民本意識。這次,我針對明年是“一下”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提出“道理講透,政策用足,工作做細,干部帶頭”的十六字建言。真誠希望,廬山在實施“一下一上”戰略中,乘勢而上,上得順利;蓄勢而下,下得平穩。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能夠躍上蔥蘢者,都是不畏勞苦攀登到光輝頂點的人。廬山人有“躍上蔥蘢”的志氣和能力,沒有盤旋不過的彎道,破解不了的難題。經過“一下一上”驚險而又精彩的一躍,廬山一定會如期實現又一次華麗的轉身。

  躍上蔥蘢,風光無限!

  2010年12月12日

編輯:駱寒蕾
來源:江西散文網
    相關新聞:
我來說兩句:
[ 網友留言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大江網立場 ] 昵稱:     
    請理性評論、文明發言,勿發布違法和損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們將不予發表或刪除可能引發法律糾紛和損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国产区综合另类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日本|精品日韩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