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點擊  
·南昌之美美在水——人文地理南昌系列01
·陽明“心”路第三步:“圣人處此,更有何道?”
·104、八大山人的真名是叫“朱耷”嗎?
·000-我們今天應該如何研究和鑒賞八大山人?
·讀書: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之道——中國人的讀書人生03
·書:中國人的魂,中國人的命——中國人的讀書人生02
·人生立志,要抓住三個關鍵點——傳承中國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處之03
名家賞析 更多>> 
--- 劉上洋 ---
·萬里長江第一灣
·劉上洋《老表之歌》研討會發言摘錄
·劉上洋長篇小說《老表之歌》研討會在京舉行
·難以攀登的美
·沒有一棵樹的城市
--- 彭春蘭 ---
·文學女人的情愫
·相逢何必曾相識
·楓葉情
·爸爸的吻
·媽媽的愛
--- 劉 華 ---
·我省著名作家劉華新書《一杯飲盡千年》出版發行
·酒中墨 杯中詩——讀劉華先生《一杯飲盡千年》有感
·飲盡千年的孤獨
·數點梅花天地心(序)
·去為那些光耀千古的名字掃墓吧
--- 朱法元 ---
·糾結的畸情
·南非遐思
·寶島情思
·啊,馬塞馬拉
·企鵝歸巢
  您當前的位置 : 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  江西散文網  >  名家賞析  >  劉上洋
 
沒有一棵樹的城市
江西散文網    2014-11-23 10:50

  如果聽說一個城市沒有一棵樹,人們一定會驚愕得瞪大不相信的眼睛。

  作為人類聚居的城市,怎么能離得開樹呢?就是迪拜這樣建在沙漠上的城市,還要不惜一切代價植樹造林,讓其變得綠意濃濃。

  樹是人類的氧吧,是生命的象征。沒有一棵樹的城市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在西藏自治區的那曲,全城就看不到一棵樹。

  帶著一種好奇和困惑,去年9月中旬,我們踏上了前往那曲的征程。

  天蒼蒼,野茫茫;疖囇刂炻窂睦_向北風馳電掣般奔馳。在過了一條峽谷之后,進入了一片寬闊的草原。時值初秋,草原展現出耀眼的金黃,一直鋪向巍峨的念青唐古拉山腳下,同山頂的皚皚白雪遙相輝映,勾勒出一幅壯觀的雪山草原圖。一群群的牦牛和綿羊在低頭吃草,那專注的神情似乎忘記了周邊的一切。間或有清澈的小河彎曲在草原上,看上去就像巨幅金黃綢緞上繡出的藍色哈達。一些藏族村落或房屋稀疏地撒落在草原上,給這偌大的空曠平添了幾分充實。原以為在列車的呼嘯聲中這片草原會很快拋向身后,然而整整一個上午,極目之處,除了金黃還是金黃,而且越往前面,這金黃越來越寬,越伸越遠,直到兩邊的群山在天際線消失了為止。這時,金色的草原和湛藍的天空融在了一起,讓人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做博大無窮,人類的任何偉大在這里都變得十分渺小。也就在這時,你也會不知不覺地感到自己在進行著一場無拘無束野性十足的心靈放牧。

  這草原,便是著名的藏北羌塘大草原。

  列車的速度漸漸慢了下來,不一會停在了一個不大但很精致的車站里。原來是到那曲了。

  這是一個約有2.5萬人的小城市。若是在內地,只能算是一個規模較小的縣城,但在地廣人稀的西藏,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城市了。它既是那曲地委和行署的所在地,又是那曲縣的縣城。果然是這樣,無論是在大街小巷,還是在機關宅院,我們都沒有看到過一棵樹,整座城市就像一片水泥森林孤零零地豎立在茫茫的草原上。

  真是好一座名副其實的裸城!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那曲連一棵樹都不能生長呢?是因為這里海拔太高?或是因為這里氣候太冷?也許是的。那曲不僅海拔高達4500米,而且冬天經常遭受暴風雪的襲擊,氣溫有時降至攝氏零下40度,氧氣也只有內地的50%,屬于典型的高寒缺氧地區。在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地方只能長草,連灌木都無法生長,更不用說是樹了。但仔細想想也不完全是如此,因為在同那曲地理環境相似的西藏其他地方,只要有人居住,也可生長少許的樹木。如果是一座人口相對集中設施相對較好的城鎮,那樹木就更加可觀了。據說,為了讓那曲有一片綠蔭,當地的干部群眾曾經多次試著在城里植樹,盡管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最后無一成功。沒想到栽活一棵樹是如此的艱難,竟然成了那曲人永遠實現不了的一種美好愿望。

  原來,那曲不能生長樹木,根子是地下的凍土層在作怪。別看這里的地面青草茵茵,無邊無際,但在距離地面1.5米至3米以下的地方,全是一片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任何樹木一栽下去,起初枝繁葉茂,然而當主根一深入到冰雪層,馬上就被凍死,這樣整棵樹也就枯萎了。據介紹,這隱藏在地下的凍土層,不僅是樹木的無情殺手,也是地上建筑的無形陷阱。特別是一些負重很大的建筑,如果把基礎打在了凍土層上,那無異于冰山上的樓閣,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轟然一聲坍塌,以至造成十分可怕的悲劇。正因為如此,前些年在修建青藏鐵路的時候,有關部門就曾組織若干專家進行技術攻關,終于解決了凍土層這個隱患,使列車能夠在這條世界屋脊的天路上安全順利地飛馳。

  我們原以為,在這樣一個連一棵樹都長不了的地方,一定是缺乏生機的,一定是非常貧困落后的。但沒想到的是,那曲人卻以頑強的意志,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在這片沒有樹的草原上,描繪了一幅蓬勃發展的動人圖景。

  那曲城郊的歐瑪亭嘎村就是這樣一個縮影。這里的110多戶人家,過去他們的祖祖輩輩過的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哪里有水草就把牛羊趕到哪里,他們的帳篷也就搭到哪里。一頂頂“夏不遮雨,冬不避寒”的破爛帳篷,就是他們的棲身之所。如今,由于黨和政府實施牧民定居工程,家家戶戶都建起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同以前相比,這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在村里,我們同一個名叫索朗扎西的牧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他今年28歲,全家4口人,夫妻倆帶兩個小孩。高原的陽光雖然把他曬得黑乎乎的,但目光中卻透露著一股年輕人的朝氣。他的新房面積115平方米,總計花了6萬元,其中政府資助了1.5萬元。房子里面布置得十分漂亮,不僅梁柱和四面墻上都繪滿了五顏六色的吉祥圖案,而且還擺放著冰箱、彩電等家用電器。而更讓索朗扎西自豪的,是他現在共養了33頭牦牛,按目前市場行情,每頭牦牛的價值至少在1萬元以上,再加上每年還有近萬元的奶制品收入,這可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因為在西藏有個傳統,就是衡量一戶人家富不富,不是像內地那樣看有多少土地,而是看有多少牛羊。哪家的牛羊多就說明哪家富,也就越受到大家的敬重。所以過去在藏區有些地方,幾個同胞兄弟共娶一個妻子,目的就是為了不分家而不減少牛羊的數量。我們邊喝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酥油茶邊聊著,都為索朗扎西家發生的嶄新變化而感到十分的高興。近些年來,在那曲縣共有16000多戶游牧民像他這樣建房定居,過上了安定和美的生活。有些家庭還辦起了小商店、小茶館、小飯館和小旅館,使廣袤的草原又汩汩流淌著現代商業氣息。

  在那曲地區現代草原畜牧業示范基地,我們又親眼目睹了那曲人在長不了樹的草原上發展生態經濟的生動實踐。這個占地3450畝的基地,分為現代高效養殖示范場、高寒草地科技生態園和放牧實驗示范地等三個區域,主要從事牦牛和綿羊的良種選育和推廣、天然草地的保護、優質牧草的種植以及草地放牧的承載強度的科學研究。緊靠示范基地旁邊,是西藏牧工貿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生產和銷售牛羊奶產品的企業,年產酸奶2000多噸,這種酸奶外表看起來有點像內地的豆腐,又有點像國外的奶酪,如果加上一點白糖,吃起來香甜可口。這兩家單位,就像兩個龍頭,一個為牧民培育輸送良種牛羊并指導他們科學放牧,一個將牧民的牛羊鮮奶收購上來進行加工,這樣既延長了產業鏈,又充分利用和保護了草原,還從上下兩頭解除了牧民的后顧之憂,為草原牧業的發展開辟了一條嶄新的大道。

  在回到那曲城里的時候,已是下午4點,然而由于時差關系,太陽還剛剛偏西不久。雖然陽光有些火辣,但街上依然人來人往。人們或戴著藏式氈帽,或戴著各式太陽帽,其中不少人還戴著墨鏡,在街邊盡情地逛著。特別是在一些擺滿當地草原特色產品或佛教飾品的小店和小攤前就更為熱鬧,許多人都在精心地挑選和購買自己喜愛的商品,也有一些年輕人在裝修華麗的飲食店里悠閑地喝著咖啡和酥油茶?吹贸鲞@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外地來的。地區的同志告訴我們,自從通了鐵路那曲被確定為西藏開放旅游區以后,來這里旅游觀光的人與日俱增,尤其在一年一度的賽馬節期間,每天的游客有近萬人。旅游這門“無煙工業”正在成為那曲發展最快、最具潛力的新型產業。望著這一派繁榮興旺的圖景,大家又情不自禁地談起了這次那曲之行的感受。談著談著,大家的心里忽然一亮:誰說那曲沒有一棵樹?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難道不就是在那曲這塊大地上一棵棵蓬勃生長的樹么?而且這是一棵棵可持續發展的樹。只要不斷地科學澆水和施肥,這些樹最終會匯成為一片郁郁蔥蔥的大森林。

編輯:潘丹丹
來源:江西日報
    相關新聞:
>>劉上洋散文《江西老表》入選《2012中國文學年鑒》
>>2011中國散文排行榜揭曉 劉上洋散文《江西老表》排名第二
>>劉上洋散文《江西老表》排名第二
>>劉上洋散文集《高路入云端》研討會在京舉行
我來說兩句:
[ 網友留言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大江網立場 ] 昵稱:     
    請理性評論、文明發言,勿發布違法和損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們將不予發表或刪除可能引發法律糾紛和損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国产区综合另类亚洲欧美|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日本|精品日韩一区